3月19日上午,六合区第二图书馆三楼会议室内,书声琅琅,又一期的国学读书会正在进行,此次精读了《大学》的第九和第十章,解读了《大学章句序》,还通读了《大学》的全篇,书友们就内容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图书馆还给每位读书会的成员赠送了一本《雨花》杂志。
《大学》是四书五经中排在第一位的儒家经典著作,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细细品味,可以其中绝大部分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读书会成员一起读完《大学》后,切实谈了自身的体会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