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本馆资讯 > 本馆动态 > 释读子罕 体悟圣心——六合区第二图书馆国学读书会精读《论语》

释读子罕 体悟圣心——六合区第二图书馆国学读书会精读《论语》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5    发布时间:2016/06/16

6月15日早九时,南京市六合区第二图书馆国学读书会会员准时相聚在一起,在二楼活动室读论语子罕篇,试解孔子的人生哲学。

孔子少也贱,畏于匡,子疾病,经历了千辛万苦,对光怪陆离的人生有真切的感动。看看他是怎样说的?看看会员是怎样释读的?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今我来思说,意,臆测。必,武断。是说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凭空猜度,不毫无变通,不拘泥固执,不主观武断。说明孔子深通人生的道理,是他学问的伟大之处。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有个庄稼汉来问我,我对他的问题茫然无知,我从问题的两头进行考察,然后尽量回答他。许冰说,一个人不可能知道一切,对于很多问题是茫然的。但是,如果从正反、前后两端加以考察,就能有所了解,这是从无知到有知的好方法。

孔子站在河边,思绪万千,面对潺潺流水,联想到时光、世事,深感“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谷立涛老师说,万物变迁,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然而对待短暂的生命,人们确有不同的态度。孔子对人生采取了积极的态度,终生孜孜以求,至老不衰。赵林川说,这样的态度是一切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人都应该采取的。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意思是年轻人应该受重视,怎么知道他们将来就不如现在的人呢?到了四十、五十还没有什么名望,这就不值得重视了。渡口说,年长者应该重视年轻人,年轻人将来无限量,从历史发展来看,年轻一代超越上一代是一种必然,孔子的看法是合乎实际的,但也不是所有年轻人都能超越上一代。四、五十岁没有什么成就只是一般情况,过了这个年龄才有成就的大有人在,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努力。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退也。”孔子评价颜回说,可惜呀(他死了)!我只看见他不断进步,没见他有停顿的时候。邝老说,孔子就是这样的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是孔子这种精神的体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员们边读边议,深为孔子的情怀而感动,表示要活到老,学到老,生命卑微人不卑,力争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扫一扫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博


扫一扫关注抖音

共享工程
江北新区管委会
江苏省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南京市人民政府
联系方式
本馆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新华路178号
电子邮箱:jbxqlib@163.com
邮政编码:211899
咨询电话:025-57059716 阅读推广:025-57059709 采编部:025-57026108
  苏公网安备32011202000688号     Copyright © 1998-2025 江北新区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08401号     总访问量:8816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