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本馆资讯 > 本馆动态 > 在阅读中修炼 在分享中感悟

在阅读中修炼 在分享中感悟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4    发布时间:2016/04/29

    4月28日上午,六合区第二图书馆春光明媚,书声朗朗。该馆国学读书会活动在此举行。这是会员们继4月15日之后,再次学《论语》,话修养,感受孔子的真智慧。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之后内自省也。”孔子的思想以立身为出发点,其首要条件就是具有君子人格。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读到这章时,今我来思说:“财富与高尚的社会地位,今天仍然为人们所向往,要得到这些东西,不仅是个人的努力,重要的是要通过君子之争来获得。”大宾认为,君子之争,不仅使得到者受益,对整个社会也有好处。安贫乐道,不爱金钱,可以作为个人自由,不可向社会推广,孔子在这方面是实事求是的。

    人是动物,是最高级的动物。人的优越性,不是优越在会吃会玩上,而是在于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境界。

    那么孔子是怎样看的呢?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格言曾经长期激励人们为真理而斗争,这种甘愿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是人类最可宝贵的财富。谷立涛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智叟说:“道或真理,集中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普遍利益,为此而牺牲是高尚的。”

    孔子还善于从负面激励群弟子要自省自咎,努力克服自身的过失和过错。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由此想到,如果没有改过迁善的愿望和决心,就不会有攻难克坚的勇气和毅力。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的生活态度是:贫困的时候,不以破衣粗饭为耻,要一心求道;富贵的时候,随遇而安,处之泰然。渡口说,恶衣恶食毕竟是低水平的生活,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消除贫困,共同富裕。尤其是通过创业摆脱贫困,是政府所提倡的。

    到场的会员边读边议,分享自己的感受,沉浸在缭绕的书香中。感觉在书中遇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文/刘津)

 



扫一扫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博


扫一扫关注抖音

共享工程
江北新区管委会
江苏省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南京市人民政府
联系方式
本馆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新华路178号
电子邮箱:jbxqlib@163.com
邮政编码:211899
咨询电话:025-57059716 阅读推广:025-57059709 采编部:025-57026108
  苏公网安备32011202000688号     Copyright © 1998-2025 江北新区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08401号     总访问量:8817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