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知行讲坛——传统中国智慧断案中的经验科学”在江北新区图书馆B座三楼报告厅举办。此次讲座是2025年度南京市民生实事项目——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之一,也是民法典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讲座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金陵图书馆和江北新区图书馆共同组织,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李凤鸣教授担任主讲嘉宾。50余名读者现场参与。
讲座伊始,李教授表示传统法官的角色,是作为全能型的智者,全责型的担当者出现的。重点介绍了最早的大法官——皋陶及其神兽獬豸,狄仁杰与包青天等,并分析角色设定的原因。
随后,李教授带领读者了解传统中国智慧断案中的经验科学。从《金壶七墨》《阅微草堂笔记》《刑部加减成案》等古代文献中的案例出发,李教授剖析其中的断案方法,如银针试毒、检骨伤痕,引发读者互动思考,将案件中蕴含的丰富的物理学、生理学、化学、心理学等知识科普于众。
最后,李教授对智慧断案中经验科学运用进行评价。经验源于常识观察和直觉推理,未能探索科学原理,其运用呈偶然性,为智者所为,还有违反科学或事实之可能,存在实用理性为先、实体正义为先的现象,他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
本次讲座一方面通过介绍传统中国智慧断案的经验科学,帮助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科学概念,另一方面也鼓励大家不断学习,为中国科技现代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