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本馆资讯 > 本馆动态 > ​活动回顾 | 在“汉字里的科学”中感受汉字的智慧!

​活动回顾 | 在“汉字里的科学”中感受汉字的智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963    发布时间:2023/08/14

1692861962884570.png

古人造字的背后,蕴含着许多和科学相关的因素。8月12日下午,奇思妙想社——《汉字里的科学》活动在江北新区图书馆举办,现场80余名读者参与。活动由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金陵图书馆主办,江北新区图书馆、南京共享图书馆承办。东南大学副教授李骏扬担任主讲人,资深小学科学教师王夙莹担任助教。


《汉字里的科学》讲座

1692861991183909.png


首先,李骏扬教授从简单的古汉字“日”开始,边说边写,向小朋友们提问:一个圆圈中间加个点,是什么字?小朋友们很聪明,很快猜出了这个字。接着,李教授又写出“旦”、“早”等古汉字与大家互动,通过拆解字形,了解到古人造字都有着科学的根据。

1692862034886009.png

在此基础上,李教授又讲到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汉字的科学依据,并引申出许多充满趣味性的国学小知识,比如“江左”就是江东,古代以“南”为正方向等等,互动过程有问有答,小朋友们在一声声惊叹中开拓了视野。


从汉字“春夏秋冬”讲开来,李教授又说到了中国古代历法的由来。他说,中国古代以月亮的运行周期定月份,以太阳的运行周期定下了二十四节气,他在屏幕上画下了一个大圆,再一一标出各个节气的时间节点,并详细讲解了节气的意义和特点,让在场的小朋友直观的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文化的魅力。

1692862064869678.png

在讲座的最后,李教授说的是“国”字及其衍生字。他说,原本的“国”只有一个框,后来寓意以“戈”卫国,有了繁体字“國”,而今,“国”字则是城中有玉,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汉字使用、衍变的过程,都是与中国历史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学习汉字,是回顾历史、畅想未来,也是承担起历史交给我们每一个人文化繁衍的重任,小朋友们在这场讲座里,不仅学到了“汉字里的科学”,更是收获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1692862085139035.png


扫一扫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博


扫一扫关注抖音

共享工程
江北新区管委会
江苏省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南京市人民政府
联系方式
本馆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新华路178号
电子邮箱:jbxqlib@163.com
邮政编码:211899
咨询电话:025-57059716 阅读推广:025-57059709 采编部:025-57026108
  苏公网安备32011202000688号     Copyright © 1998-2025 江北新区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08401号     总访问量:8696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