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本馆资讯 > 活动预告 > ​活动回顾丨知行讲坛 从“听见”到“听懂”——音乐的感知与审美

​活动回顾丨知行讲坛 从“听见”到“听懂”——音乐的感知与审美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831    发布时间:2022/09/19

音乐的感知与审美


9月18日下午,由江北新区图书馆主办的知行讲坛:从“听见”到“听懂”——音乐的感知与审美讲座在图书馆B座三楼报告厅开展,著名音乐专家陈为公老师担任主讲人。50余名读者到场参与活动,共品音乐。

1671671390639919.jpg

讲座开始,通过观看艺术激进主义者约翰·凯奇的《4’33’’》演奏,陈老师带领读者们一起思考探索什么是音乐。《打字机》《森林狂想曲》《破铜烂铁》……通过一段段音乐的欣赏与比较,我们可以感觉到:音乐这种音响不是自然所固有的,也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就能产生的,而是由人创造的,或经过人选择、加工与重组的声音。这样的音响具有有序性和丰富性。音高、音长、音强、音色是音的四种属性。

人们爱听音乐的一个初步美学原因是因为这样的声音结构有序,样式丰富,能给人们愉快的听觉感受或者说美的享受,这就是音乐的感性审美价值。

讲座中,陈老师生动有趣地介绍了音乐具有旋律之美、节奏之美、速度之美、音色之美等。聆听音乐的过程是感知各种元素和结构的“综合之美,变化之美”的过程。

1671671534253141.jpg

通过聆听《野蜂飞舞》,读者进一步领会到音乐令想象有了一定的方向。音乐具有指向性,人的审美具有共性,但是,由于欣赏者的原因,音乐审美还具有差异性。我们在音乐作用下产生的情绪、情感,联想到的事物就是我们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1671671558296923.jpg

讲座过程中,陈老师与读者互动不断,或提问回答,或击打节奏,或一齐合唱,不亦乐乎。

1671671579424141.png

其实,音乐人人都能“懂”,打开耳朵,用心聆听,获得音乐的美的体验也就更丰富。


扫一扫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博


扫一扫关注抖音

共享工程
江北新区管委会
江苏省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南京市人民政府
联系方式
本馆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新华路178号
电子邮箱:jbxqlib@163.com
邮政编码:211899
咨询电话:025-57059716 阅读推广:025-57059709 采编部:025-57026108
  苏公网安备32011202000688号     Copyright © 1998-2025 江北新区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08401号     总访问量:870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