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盼平安喜乐 愿人间团圆
正月十五,天上月圆,碗里滚圆,人间团圆。
又到了“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的元宵节。有2000多年渊源的元宵节,虽然民俗习惯一直在演化,但所承载着的团圆、和睦、幸福的主旨亘古未变。
在元宵佳节之际,我们精选10本关于亲情和节日的图书,愿这些好书能给你带来温暖。
01《写给母亲》 贾平凹
推荐理由:“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积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写给母亲”因央视《朗读者》中著名演员斯琴高娃的现场朗诵而家喻户晓。亲情四溢、柔情荡漾的倾诉与袒露,令人为之动容。
亲情与真情交融,神性与灵性相映。当代文学大家贾平凹最新散文集,本书分为6辑,共36篇作品,所选作品,皆重感情,重性情,有意味,有趣味,是贾氏散文大世界里的别有洞天。
辑一为贾平凹写给亲人的文章集合。辑二是贾平凹自传,他人生轨迹清晰可见。辑三、四选取了贾平凹的散文经典篇目。辑五为贾平凹解读张爱玲、沈从文、莫言等作家。辑六展现了一个文学之外的贾平凹。
02《傅雷家书新编》 傅雷
推荐理由:一位父亲因思念他远隔重洋的孩子,写了上百封家书。字字真情,却又害怕孩子觉得厌烦,字里行间带着些许小心的询问;浓浓关爱,却又紧张孩子贪懒放纵,而处处提点关怀。
从衣食住行的繁琐细节,到艺术修养的宏远思想。你会看到一个父亲因孩子提到的一点小事而唠唠叨叨,看到一个父亲会因孩子的一点小进步而直淌眼泪。
本书是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的往来家信的集合,以轻松、亲切的风格全面展现傅雷先生循循善诱的教育理念和傅聪兄弟的成长历程。
这份两代人之间双向交流的文字实录醇厚不失轻松、深刻不离日常,以小见大,乐在其中。
03《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 汪曾祺
推荐理由:“父亲捣鼓半天,就为让孩子高兴一晚上。汪曾祺说“我的童年很美”,所以他的一生受童年的影响,兴趣广泛,活得洒脱而有诗意。
融洽、和睦、闲适,处处洋溢着温情,烟火气息浓厚,这才是家应有的感觉。
这是汪曾祺写给大家的美而幸福的“活法”,几乎囊括了他最精华的散文,并附录汪氏三兄妹写“老头儿”和母亲的文章。
读一读汪曾祺的文字,你会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有诗意的,会加更热爱这个世界。愿你有家可回,有人可等,三餐有味,四季有景。
04《人间有味,便是清欢》 季羡林
推荐理由:写给在人生旅途中寻幽探妙的你,愿万物可爱,愿你把生活过成诗。
国学大师季羡林写给年轻人的百年生活智慧,字里行间充满了静观天地的智慧和细品人世的温凉,淳朴又不失温情的文笔写就了苍凉的百年风雨,也诉说了他经历沧桑变幻而始终不变的赤子之心。
本书分为园中草木春无数、一日看尽长安花、人间有味是清欢三个主题。
收录了季羡林借景抒情的散文佳作,体现了其对自然景物、故乡旧事、人生际遇的种种思考,散文风格质朴清雅,包含了丰富的国学知识和人生哲理。
05《杨绛传:岁月流转,我心依然》 王臣
推荐理由:历经百年时光,杨绛先生不疾不徐地走完人生的旅程。这一路,她历经风雨,尝遍世间百味,却从始至终坚守自己的本心。
这一生,她潜心创作,勤恳治学,认真生活。她不争也不抢,不冒进也不逃避,在喧哗世事中守住了自己内心的安宁与淡泊。
从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经历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讲起,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的奇女子。
捡拾遗留于人间的珍贵印记,将杨绛先生历经波折、充满智慧的百年人生倾心呈献。
06《长长的回家路》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推荐理由:爷爷和诺亚坐在广场中一张长椅上,分享着对数学和数字的痴迷。每一天,回家路都变得越来越长,周围的一切也都变得越来越模糊。
终其一生,他都在等自己的爸爸陪他,鼓励他,认可他。遗忘的重新被想起,怨恨的终于被原谅,我们都该学着如何说再见。
《长长的回家路》是巴克曼写作生涯中非常私人的一本书,它讲述了生活在一个再也无法识别和记忆的世界里的恐惧和爱,也讲述了一个男人和他的孙子、一个父亲和他的儿子之间的和解与告别。
有一条路是通往家里的,再长也要经常回去看看。
07《生活就是做简单的事》夏目漱石/北大路鲁山人/芥川龙之介等
推荐理由:一杯酒可知冷暖,一朵花可知美恶,一树叶落可知万物生灭,生活中处处有美,只有对自然怀有坦诚之心的人,才是美的发现者。
生活就是做简单的事,发现寻常事物的隐微之美,去拥抱生命本来的样子。
在他们的笔下,赏花、观灯、食鱼、品器,这些生活中最普通的事,他们用心对待,却成为生活中最美妙的事情,他们在这细碎的日常中发现了更美好的自我。
书中所描绘的种种风物——樱花、香鱼、雪洞灯,命薄如纸,却在短暂的生命中,迸发出绚烂的光芒。人生如寄,与其无力反抗,不如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隐微之美。
08《望月》 张翎
推荐理由:月是澄澈的,但人心不是。一部关于选择、困惑、现实与挣扎之书,那些犹疑的人物,多少有我们的影子。
义无反顾是巧合,摇摆不定是人性。书里的男男女女,在选择了要走的路之后,并非义无反顾,而是犹犹豫豫地揣摩着那条未选择的路,分析利弊,长吁短叹。
如同流出了源头的水再也回不到源头,故乡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一种午夜梦回的情怀,而他乡才是日日相对的现实。
可他们却又始终与那个现实若即若离,不能完全融入其中。于是,就成了他乡和故乡中间的边缘人。
09《元宵与灯会》 陈秀伶/董胜
推荐理由:“在我国民间有一则谚语:“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意思是说我国闹元宵的主要内容就是灯,故元宵节又称灯节。
元宵节是我国一年中灯火最旺的时节,可算得上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了。而“闹花灯”是元宵节日庆典规模最大、喜庆气氛最浓的一种习俗。
“闹花灯”习俗在隋代以前已经见于文字记载。每年正月十五的夜晚,人们都在大街上尽情狂欢,鼓声震天,火光照地。
《元宵与灯会》主要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彩灯文化、各地灯会、灯谜文化、元宵历史、节日习俗等六部分内容。
10《节日里的中国》 仲富兰
推荐理由:中国的传统节日与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凝聚着中国人的丰富智慧,维系着中国人的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选取至今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影响很大的九个重要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从节日的源起、习俗、相关传说等多方面进行梳理,追本溯源,阐发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与丰富意蕴。
《节日里的中国》从“节日”入手,解读中国,是作者仲富兰多年潜心研究中国民俗文化学、民俗传播学的成果。
节日与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相联系,是中华民族成熟文明的缩影。它既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凡的意义。
阅读方式
1、在线阅读:长按图书封面对应二维码,直接在线阅读(手机号+短信验证码注册登录免费看全文)
2、APP阅读(适合深度阅读,强烈推荐):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或应用市场搜索下载“掌阅精选”APP,使用上一步注册的手机号登录图书馆专属页面,搜索对应图书名后免费下载阅读
挑战猜灯谜
YUE·未来城市书房文化长廊,
精彩灯谜等你来挑战!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也可线上参与挑战!
元宵喜乐,尽在猜灯谜!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