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本馆资讯 > 本馆动态 > 诗词里的古代生活8 |《江楼感旧》

诗词里的古代生活8 |《江楼感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5    发布时间:2021/11/16

江楼感旧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活中有手机,有电脑,有网络,有书看,有电影看,实在不行还能出去旅旅游,跟朋友唠唠嗑。

而古代没有手机、电脑,没有电影院、游乐园、KTV等,那时候的人们闲暇时都在干些什么呢?

本系列我们将带大家通过古代的诗词歌赋,穿越回古代,去看看古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将看到古人们吟诗作赋、游山玩水、曲水流觞、斗茶焚香、琴棋书画、听歌观曲等有趣场景。


 

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赵嘏(gǔ)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诗人提笔,写下了清丽绝俗的江楼夜景,却又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而他的这声叹息,又是为何呢?


《江楼感旧》赵嘏(gǔ)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大意: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

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诗词里的故事

(1)赵嘏(gǔ):(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在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考取进士。事实上,赵嘏的诗名早就满天下了;许多王公大臣也时常邀请赵嘏到他们府衙里作客,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和推崇,但只是他所担任的官职却一直很低。



(2)古人眼中的“江楼”:

在古人的传统中,诗人登上“江楼”,常意为“登高”,登高这种日常行为很早就受到古代诗人们的重视,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登高意象在古诗中是以登山、登楼、登台、登塔几种形式体现的。

 

01对山水生活的向往

登山作为古代人民尤其是文人志士的常见活动,这个意象最先具备的一种内涵,必然是在登高俯瞰时面对辽阔幽静的自然的同时滋生的一种对美好宁静恬然自安的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之志,缭绕着朵朵白云、种植着苍苍竹松的青山,在许多诗中成为创作主体仰慕志行高洁、性情恬淡的隐士的心理象征。


02抒发豪情壮志

与有闲适之志的诗人相反,深受儒家传统影响的诗人在登高临远时萌发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与宏远抱负。


03思乡之情

在远别家乡的游子诗中,登高意象则更适合表现去国怀乡的思念之情,从而使诗中登楼意象带上了淡淡的乡愁。


04无所建树之感

诗人华年渐去,人生过半,登高临远,面对眼前悠然千古的白云、茂密常青的春林、长流东逝的江水时,极容易滋生一种事业无所建树、落叶将欲归根却在精神意义上找不到自己最终的归宿与故乡的感慨。

 

05对爱情的缅怀

古时女性所居之地多为楼,独倚绣楼、楼台望月的描写渐变为女性抒情泻怨的一种心理表达,在一些诗中登楼或远眺或望月则引申为一种与情事发生相关的情节,故而使登高意象具备了最后一种阐释意蕴,那就是对流逝的爱情的缅怀与伤感。


穿越小问答


1.本诗中,诗人登高上“江楼”后,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   )

A.对山水生活的向往

B. 抒发豪情壮志

C. 思乡之情

D. 无所建树之感

E. 对爱情的缅怀

 

上期答案:1.B喻长而细如龙须之物(比喻又长又细像龙须的东西)


-上期回顾-


【完】


扫一扫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博


扫一扫关注抖音

共享工程
江北新区管委会
江苏省人民政府
南京市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联系方式
本馆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新华路178号
电子邮箱:jbxqlib@163.com
邮政编码:211899
咨询电话:025-57059716 阅读推广:025-57059709 采编部:025-57026108
  苏公网安备32011202000688号     Copyright © 1998-2024 江北新区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08401号     总访问量:7578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