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本馆资讯 > 本馆动态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南京党史大事记(20)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 南京党史大事记(20)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37    发布时间:2021/03/26

1937年(下)

9月22日  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南京形成。9月中下旬,国共两党代表进行了第二次南京谈判,主要内容为讨论发表中共宣言问题。会谈中,康泽根据蒋介石的意旨,要求中共删去《宣言》中的政治主张,只保留共产党表示共赴国难的四项保证。博古严辞拒绝,双方争论十分激烈。后蒋介石只得同意保留中共所提出的基本政治主张而中共方面也作了一些让步,将十大政治纲领改为三大纲领。最后,博古、康泽分别代表谈判双方在《宣言》稿上签字。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言向全国同胞提出了奋斗总目标:(1)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首先须切实地迅速地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抗战,以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之完整。(2)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3)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首先须切实救济灾荒,安定民生,发展国防经济,解除人民痛苦与改善人民生活。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称“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两党重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9月25日  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营救出首都反省院最后一批女政治犯钱瑛、萧明等13人。


9月28日  蒋介石批准叶挺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10月2日,正式委任叶挺为新编第四军军长。


10月3日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正、副总指挥朱德、彭德怀等派叶剑英为驻南京代表,李克农为驻南京办事处主任。


10月6日  董必武从武汉到南京,与博古、叶剑英商定,派陶铸、钱瑛去武汉与中央派去的郭述申共同组织湖北省工委,郭述申任书记。


10月22日  在赣粤边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项英在顾玉良的陪同下到南京,在八路军办事处与博古、叶剑英会见。不久,项英即去延安向中共中央请示汇报工作。


11月4日  南京8万多人举行“抗敌自卫,拥护九国公约”的大会,愤怒声讨日本的侵华暴行,表示支持政府抗战到底。要求国际社会伸张正义,制裁日本侵略。


11月16日  国民党政府下令中央党、政各机关与南京市政府各机构、南京各国营工厂以及各大、中学校撤离南京。晚,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根据政府安排离开南京迁往重庆。


11月29日 中午,日军9架飞机对溧水县城狂轰滥炸,城内大部分房屋被炸毁,人民惨死者近千人。


12月5日  日军逼近南京,江浦县政府发给公教人员疏散费,县政权解体。


12月7日  日军由水阳、东坝分水陆两路侵入淳溪镇,高淳县城第一次失陷。


12月12日  凌晨,日军侵入江浦县城珠江镇,焚烧多处民房,烧毁县署。


同日  日军飞机、大炮猛轰紫金山、雨花台和南京东、南各城门,守卫雨花台主阵地的八十八师官兵浴血奋战,二六二旅旅长朱赤、二六四旅旅长高致嵩、团长韩宪元、华品章、李杰等先后壮烈牺牲,大批官兵捐躯。


12月13日  南京宪兵司令部代理司令萧山令为守卫南京以身殉职。


12月13日-1938年1月 南京大屠杀惨案。侵华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统率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侵占南京后,以机枪扫射、火烧、溺水、活埋、刺杀、刀砍、剖腹等种种极其残忍的手段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以及放下武器的被俘中国军人,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惨遭杀害的中国军民达30万以上。我被俘军民遭日军集体屠杀有19万余人,零散屠杀尸体经慈善团体掩埋有15万多具。其中惨遭集体屠杀的有:草鞋峡5.7万多人;燕子矶5万多人;鱼雷营、宝塔桥3万多人;上新河、江东门2.8万多人;中山码头1万多人;凤台乡、花神庙7000余人;煤炭港3000余人;汉中门外2000余人等等。此外,日军强奸妇女2万余起。日军还大肆焚烧,南京城有三分之一的建筑化为灰烬,掠夺公私财物不计其数。


12月14日 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及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项英任东南分局书记兼军分会书记,曾山任东南分局副书记,陈毅任军分会副书记。


12月16日  日军第十三师团天谷支队第一联队侵占六合县城和南门外飞机场。沿路烧杀抢掠,烧毁雷官集民房90%以上。19日,日军在六合建立据点。


12月18日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蒂尔曼·都亭首先向世界公开披露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扫一扫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博


扫一扫关注抖音

共享工程
江北新区管委会
江苏省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南京市人民政府
联系方式
本馆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区新华路178号
电子邮箱:jbxqlib@163.com
邮政编码:211899
咨询电话:025-57059716 阅读推广:025-57059709 采编部:025-57026108
  苏公网安备32011202000688号     Copyright © 1998-2025 江北新区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08401号     总访问量:881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