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25组家庭齐聚在图书馆多功能厅,提前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化魅力。“画说传统”的余老师首先通过PPT和动画视频带领大小朋友了解了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是什么、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习俗以及端午节相关的历史人物。
余老师告诉各位小朋友,端午节是中国四大节日之一,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说到端午节的习俗,孩子们也都略知一二:吃粽子、吃咸鸭蛋、划龙舟、佩戴香包、插艾叶……通过动画视频,孩子们走进了和端午节相关的历史人物屈原,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他的文学著作《离骚》,感受到了屈原正直的性格、高洁的人格和浓浓的爱国情怀。
节日知识学习完以后,老师就带领孩子开始制作端午传统佩饰——香包。
香包最早称容臭,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一说香包可以避邪,端午节时多会配挂香包。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香包制作
老师为孩子发放了制作材料包,还带来了满满两大袋艾叶,香气怡人。经过老师的讲解,家长和孩子们开始了香包制作。
缝制香包
制作香包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难的就是缝香包,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很少接触针线,基本上都要由家长来帮助完成。
贴装饰画、塞艾叶
缝制完成后就是粘贴装饰画和塞艾叶,这些都难不倒孩子们。大小手通力合作一番过后,一个个充满童趣和香气的小香包就“出炉”了。
有的家长说要把香包放在孩子的书包或者挂在床头,为孩子祈福避邪,愿孩子平安健康。最后孩子们举着“满满的都是爱”的小香包合影留念,并且还拿到了活动的小奖品。
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江北新区图书馆祝愿大小朋友们:端午安康!